365体育投注

图片

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年~2015年)

索 引 号:yygtj-2013-000119 发布机构:市国土资源局 发文日期:2013-11-04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主 题 词:
 

  前  言

  为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以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国土资发[2001])79号)和关于印发《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年)》(湘政办函[2006]184号)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市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6]181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质灾害情况等编制了《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性灾害。

  《规划》基期年为2006年,2007-2015年为规划期。其中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益阳市所辖行政区域。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种类

  益阳市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另外还有管涌、塌岸、水土流失、土壤潜育化、河湖淤积,以及矿坑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分布

  益阳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区域,西南部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以下简称崩滑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区,东北部以管涌、塌岸、水土流失、土壤潜育化、河湖淤积、地面沉陷为主地质灾害区。

  经调查全市已发现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448处,其中安化县255处,占56.92%、桃江168处,占37.50%、赫山区20处,占4.46%,资阳区2处,占0.45%,沅江市2处,占0.45%,南县1处,占0.22%(见下表1-1及附表集中表1);另外有管涌多发地段15处,堤岸坍塌地段14处,洞庭湖区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灾情

  经调查统计,自1938年—2007年间,全市发现448处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其中:已造成损失灾害点401处,已稳定的灾害点35处。上述灾害造成了56人死亡,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7300万元。其中安化县死亡42人、占全市死亡人数的75%,直接经济损失6445万元,占全市直接经济损失的88.29%;桃江县死亡14人、占全市死亡人数的25%,直接经济损失820万元,占全市直接经济损失的11.23%;赫山区直接损失35万元,占全市直接经济损失的0.48%。(详见表1-2、1-3)。

  益阳市地质灾害及隐患分布一览表    表1-1

  灾种

  行政区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矿渣流)

  岩溶塌陷

  采空

  塌陷

  地裂缝

  斜坡变形

  合计

  所占百

  分比(%)

  安化县

  152

  33

  25

  19

  9

  9

  8

  255

  56.92

  桃江县

  91

  26

  13

  14

  13

  11

  168

  37.50

  赫山区

  2

  2

  4

  8

  3

  1

  20

  4.46

  资阳区

  2

  2

  0.45

  沅江市

  2

  2

  0.45

  南 县

  1

  1

  0.22

  大通湖区

  合计

  245

  66

  42

  41

  25

  9

  20

  448

  100.00

  益阳市地质灾害灾情统计表       表1-2

  项目

  行政区

  地质灾害点情况

  备注

  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点(个)

  已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个)

  已造成危害情况

  已造成损失灾害点(个)

  死亡人数(人)

  百分比(%)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百分比(%)

  安化县

  255

  12

  233

  42

  75

  6445

  88.29

  桃江县

  168

  16

  150

  14

  25

  820

  11.23

  赫山区

  20

  2

  13

  35

  0.48

  资阳区

  2

  2

  2

  沅江市

  2

  2

  2

  南 县

  1

  1

  1

  大通湖区

  合计

  448

  35

  401

  56

  100%

  7300

  100%

  益阳市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现状统计表          表1-3

  项目

  行政区

  灾情等级

  人员死亡

  (人)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安化县

  1

  4

  11

  218

  42

  6445

  桃江县

  1

  1

  144

  14

  820

  赫山区

  1

  15

  35

  资阳区

  2

  沅江市

  2

  南 县

  1

  大通湖区

  合计

  2

  5

  15

  379

  56

  7300

  

  4、地质灾害险情评估

  全市现有地质灾害点448处,已稳定的灾害点有35处、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413处(其中自然因素引发隐患点367、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点46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为44949人,其中安化29514人,占受威胁人数65.66%;桃江13711人,占受威胁人数30.50%;赫山区1724人,占受威胁人数3.84%。威胁财产约5.5亿元,其中安化县约3.87亿元,桃江县1.04亿元,赫山0.59亿元。安化、桃江险情严重(详见表1-4、1-5、附表集中表2、表2-1)。

  益阳市地质灾害及隐患险情预测评估表   表1-4

  项目

  行政区

  地质灾害点情况

  备注

  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点(个)

  已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个)

  潜在危害情况

  存在隐患地质灾害点(个)

  威胁人数(人)

  百分比(%)

  威胁

  财产

  (亿元)

  百分比(%)

  安化县

  255

  12

  243

  29514

  65.66

  3.87

  70.36

  桃江县

  168

  16

  152

  13711

  30.50

  1.04

  18.91

  赫山区

  19

  2

  18

  1724

  3.84

  0.59

  10.73

  资阳区

  2

  2

  沅江市

  2

  2

  南 县

  1

  1

  大通湖区

  合计

  448

  35

  413

  44949

  100%

  5.50

  100%

  益阳市地质灾害经济损失预测评估结果表       表1-5

  项目

  行政区

  险情等级

  威胁人数(个)

  威胁财产

  (亿元)

  特大型(个)

  大型(个)

  中型(个)

  小型(个)

  安化县

  5

  31

  134

  77

  29514

  3.87

  桃江县

  20

  63

  68

  13711

  1.04

  赫山区

  1

  2

  12

  1724

  0.59

  合计

  6

  53

  197

  157

  44949

  5.50

  说明:上表中矿山隐患点包含其中,无隐患点的县(市、区)未上表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逐步完善

  建立了市、县(区)两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落实了相关责任;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应急调查处理、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等制度,编制了益阳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加强了地质灾害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及时到位。

  (2)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初见成效

  益阳市于2000年完成了桃江、安化两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明了两县的地质灾害情况和存在的隐患点,各隐患点确定了防灾责任单位和监测人,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一直延伸到个人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0-2007年期间,由市、县(区)国土资源、财政及相关部门共同出资,先后对桃江县灰山港原江南水泥厂岩溶塌陷、灰山港供销社岩溶塌陷、桃江县桃花江镇桂花园小学崩塌、桃江县沾溪乡沾溪中学崩塌、桃江县沾溪乡集镇崩塌、安化县城南中学滑坡、安化县东坪镇玉堂小学滑坡、益阳石煤综合利用实验厂石煤矿滑坡等进行了工程治理;矿山开采破坏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由财政部下拨资金,分别对安化715铀矿、安化县青山硫铁矿、安化县廖家坪库区金矿与煤矿、益阳地区清塘煤矿、桃江锰矿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存在的问题

  (1)地质灾害基础工作薄弱

  全市大部分地区缺乏基础性的地质灾害普查资料,至2007年3月止,赫山区、资阳区、大通湖区、南县、沅江市没有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许多地质灾害隐患未被发现,制约了防灾预案的准确编制和实施。

  (2)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短缺

  市及各县(市、区)还没有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汛期地质灾害调查及应急处理没有经费来源。大量隐患点得不到有效的防治,仍然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尚待建设

  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覆盖面仍有局限,预报预警系统和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尚未建立,不能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简便、快捷、科学、准确的预警预报,也不能提供地质灾害系统资源的动态查询,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

  (4)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任务十分繁重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的外延,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向山区、丘陵区、高阶地、台原地带延伸,引发地质灾害的趋势明显加剧,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益阳市由于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不同构成截然不同的两个地质环境区,地质灾害也呈现为两个不同的类型区:西南部山丘区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北部洞庭湖地区多发生管涌、河湖泥沙淤积,土壤潜育化,堤岸变形、坍塌,地面不均匀沉陷等地质灾害。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质灾害特别是人类诱发的地质灾害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在降水、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下,成灾可能性明显增大。

  2、从448个灾害点的发生时间统计显示,自1938年-1984年期间,灾害发生的频次较低,1986年-2001年期间灾害发生频次逐年上升(1986年5起,2001年64起),到2002年有所下降,到2003-2007年期间又有增强趋势(2003年3起,2007年12起),可见灾害发生呈阶段上升态势。

  3、西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客观条件,随时都有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4、随着益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活动不断增加,特别是交通、水利、城建等建设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安化、桃江山区城镇建设区、新农村建设地区等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水库蓄水,沿柘溪、敷溪、桃花江等大中型水库库岸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采矿活动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仍在加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事故在不断增加,呈逐年增强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加强对工程活动的控制、管理和监测,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对已经成灾的地质灾害和具有严重险情的地质灾害及时防治。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在全面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灾害特点和险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威胁程度高、社会影响大的地质灾害,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开展防治。

  3、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谁受威胁谁受益谁参与治理的原则。

  4、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采取“三同时”制度防治地质灾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新农村建设与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相结合。

  5、坚持市场机制、科技创新的原则

  在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坚持科技创新,研究新方法、新措施,引入市场机制,对地质灾害进行开发性治理,用开发土地等收益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使地质灾害治理达到经济、美观、适用。

  6、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要与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成为生态修复工程的一部分。

  7、分级、分部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的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程度的大小,划分出不同级别的管理对象,并层层落实责任制,使每处地质灾害都有明确的监测和防治责任人。

  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合理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水利、交通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目标

  1、总体目标

  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目标是:用8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在基本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严格控制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将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到2010年,通过实现上述目标,使全市地质灾害日益严重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灾害经济损失量相对规划基期年减少20%,伤亡人数减少20%;到2015年基本改变全市地质灾害加剧的状况,预期灾害经济损失减少20%,伤亡人员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减少20%。

  2、近期目标(2007年-2010年)

  (1)完成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大通湖区、南县、沅江市的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1:5万益阳市辖区大中小学学校、市辖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市辖区病险尾砂库、市辖区病险水库、市辖区公路(高速、国道、省道、市级1、2级)的调查与区划工作;全面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危险性、危害程度等;

  (2)完成分布在高易发区8处(见表1-6)地质灾害点居民的搬迁避让和极为严重的14处(见表1-7)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保护9426人生命财产安全,避免13586万元财产损失;

  (3)建立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

  (4)初步建成市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查询,初步建成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达到50%以上,完成基期年35%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系统;

  益阳市近期(2007-2010)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工程规划表     表1-6

  序号

  位置

  灾害

  类型

  避让方案

  避让

  费用

  (万元)

  规划迁避时间安排

  备注

  避让

  方式

  主要

  工作量

  1

  安化县古楼乡古楼村1组水井冲山体

  滑坡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15

  2008

  2

  安化县东坪镇宋家村1组谢家

  滑坡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20

  2008

  3

  安化县平口镇沂溪村稠树山组

  滑坡

  搬迁

  避让

  搬迁10户

  50

  2009

  4

  安化县江南镇山口村3组王益安屋后

  滑坡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10

  2010

  5

  安化县长塘镇先锋村夏家组夏家冲

  岩溶

  塌陷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150

  2010

  6

  安化县梅城镇栗高村1组碑头坑

  滑坡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50

  2008

  7

  赫山区岳家桥镇地面岩溶塌陷

  岩溶

  塌陷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215

  2009

  8

  赫山区岳家桥镇黄板桥村圳上组、岳家桥组

  岩溶

  塌陷

  搬迁

  避让

  搬迁3户

  40

  2010

  益阳市近期(2007-2010)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划表   表1-7

  序号

  位置

  灾害

  类型

  治理方案

  治理

  费用

  (万元)

  规划治理时间安排

  备注

  治理

  方法

  主要工作量

  1

  安化县东坪镇黄合居委六豆湾

  滑坡

  卸载

  土方量1000m3

  10

  2009

  2

  安化县东坪镇黄合居委2组六豆巷

  滑坡

  卸载

  石方量1200m3

  10

  2009

  3

  安化县东坪镇黄合居委1组黄花园

  滑坡

  卸载

  石方量1600m3

  30

  2009

  4

  安化县东坪镇闵家村306号杨兆山家屋后

  崩塌

  卸载

  石方量1200m3

  10

  2009

  5

  安化县平口镇完全小学

  滑坡群

  挡土墙、
抗滑桩、
截排水沟

  截水沟250m、挡土墙60m、浆砌块石800m3、抗滑桩砼400m3。

  200

  2009

  6

  安化县马路镇金星村陈家山

  滑坡

  挡土墙、

  截排水

  工程

  挡土墙总长100m、截水沟300m、浆砌块石830m3

  100

  2009

  7

  安化县马路镇金星村刘家组金家冲

  泥石流

  截排水工程、三级拦挡坝

  截水沟300m,
浆砌块石600m3

  300

  2010

  益阳市近期(2007-2010)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划表   续表1-7

  序号

  位置

  灾害

  类型

  治理方案

  治理

  费用(万元)

  规划治理时间安排

  备注

  治理方法

  主要工作量

  8

  安化县小淹镇碧玉村6组公路边

  崩塌

  清方卸载

  土方5200m3

  10

  2009

  9

  安化县柘溪镇杨沙居委会资江桥边公路边坡

  崩塌

  削方减灾、
截水沟

  削方量16000m3,
截水沟150m,
浆砌块石99m3。

  40

  2008

  10

  安化县柘溪镇杨沙居委会公路桥边公路边坡

  崩塌

  削方减灾、
截水沟

  削方量1500m3,
截水沟100m,
浆砌块石66m3。

  20

  2008

  11

  桃江县松木塘镇南石段村木鱼山组白竹山

  崩塌

  挡土墙

  削方量5940m3
挡土墙200m,
浆砌块石762m

  50

  2008

  12

  桃江县沾溪乡政府驻地集镇

  崩塌

  削方减载、

  抗滑桩、

  截排水沟、

  格构工程

  土钉格构面积3200m2、削方量1000m3、砼328m3、浆砌石390m3

  60

  2007

  13

  桃江县灰山港镇江石桥村1、2、3组

  滑坡

  截排水工程

  截水沟670m,排水沟1023m,浆砌石500m3

  80

  2008

  14

  桃江县灰山港镇天子坡村-司马冲村地面岩溶塌陷

  岩溶
塌陷

  塌陷坑回填,深洞地面防渗漏工程处理,帷幕注浆工程

  20个注浆孔,注浆深度5m,总进尺100m,33个塌坑约10万m3,防渗墙30m

  300

  2008

  (5)加强基础调查和基础研究工作,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易发区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3、远期目标(2011年-2015年)

  (1)完成全市地质灾害典型示范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区划;完成全市规划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区划和规划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区划;完成1:5万湘黔铁路安化段、长石铁路益阳段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完成分布在高易发区13处(见表1-9)地质灾害点居民的搬迁避让和极为严重的7处(见表1-10)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保护296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避免4000余万元财产损失;

  (3)建成完善的市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达到60%,提高全市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完成其他灾害点群测群防监测系统;100%建立监测预警网络系统;

  (4)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达到需评估项目的90%以上;

  (5)危害严重并需要治理的灾害点80%得到有效治理,受威胁对象得到保护;

  益阳市远期(2011-2015)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工程规划表     表1-9

  序号

  位 置

  灾害

  类型

  避让方案

  避让

  费用(万元)

  规划迁避时间安排

  避让方式

  主要

  工作量

  1

  安化县冷市镇文昌村2组岩头冲

  滑坡

  搬迁避让

  搬迁5户

  40

  2011

  2

  安化县梅城镇建明村8组腊树坳

  地裂缝

  搬迁避让

  搬迁25户

  125

  2011

  3

  安化县梅城镇陈公村4组灯盏排

  采空塌陷

  搬迁避让

  搬迁18户

  90

  2012

  4

  安化县柘溪镇肖木村5组

  崩塌

  搬迁避让

  搬迁5户

  25

  2011

  5

  安化县清塘铺镇久泽村王家组

  地裂缝

  搬迁避让

  搬迁2户

  10

  2012

  6

  安化县清塘铺镇久泽村曾家组

  采空塌陷

  搬迁避让

  搬迁2户

  10

  2012

  7

  安化县清塘铺镇洞天村井坑组狮山坳

  地裂缝

  搬迁避让

  搬迁50户

  250

  2015

  8

  安化县清塘铺镇久泽村莲花组当风坪

  地裂缝

  搬迁避让

  搬迁30户

  150

  2014

  9

  桃江县灰山港镇汪家冲村贺马仑组

  滑坡

  搬迁避让

  搬迁30户

  150

  2013

  10

  桃江县灰山港镇金盆山村石山咀组石湾里

  滑坡

  搬迁避让

  搬迁3户

  15

  2013

  11

  桃江县高桥乡新河村丰产湾组大水田(边山)

  滑坡

  搬迁避让

  搬迁18户

  90

  2014

  12

  桃江县三堂街镇舞凤山村舞凤山

  斜坡变形

  搬迁避让

  搬迁7户

  35

  2013

  13

  赫山区岳家桥镇高联村四、五组

  采空塌陷

  搬迁避让

  搬迁30户

  150

  2012

  益阳市远期(2011-201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划表   表1-10

  序号

  位置

  灾害

  类型

  治理方案

  治理

  费用(万元)

  规划治理时间安排

  备注

  治理方法

  主要工作量

  1

  安化县马路镇江溪村大屋组罗家排山体

  滑坡

  部分实施工程、部分搬迁避让

  截水沟250m、挡土墙80m、浆砌块石700m3、20户搬迁

  300

  2011

  2

  安化县马路镇吊腾岩村三、四组

  滑坡

  两级挡土墙、截排水工程

  挡土墙总长200m、截水沟600m、浆砌块石1656m3

  200

  2012

  3

  安化县柘溪镇春风村春风

  滑坡

  截水沟、

  排水沟、

  挡土墙

  截水沟1500m、排水沟2000m、挡土墙300m、浆砌块石4300m3

  300

  2012

  4

  安化县清塘铺镇廖家坪村10组天车仓

  滑坡

  削方工程、

  截排水沟、

  削方量10000m3、截排水沟3000m

  250

  2011

  5

  安化县清塘铺镇山溪村栎山组梨子湾

  滑坡

  挡土墙、

  抗滑桩、

  截排水沟

  截水沟250m、挡土墙60m、浆砌块石800m3、抗滑桩砼400m3。

  200

  2014

  6

  安化县清塘铺镇久泽村莲花井

  滑坡

  抗滑桩、
截水沟

  抗滑桩25根、截水沟500m、抗滑桩砼2250m3。

  250

  2015

  7

  桃江县浮邱山乡张家町村肖家湾组、张家町组猪棕岭

  滑坡群

  一级挡土墙、截排水工程

  挡土墙总长100m、截水沟300m、浆砌块石830m3

  100

  2015

  (6)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以及综合治理方面的技术方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依据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发育现状及危害程度,将益阳市地质灾害划分为4个高易发区、3个中易发区、7个低易发区(详见《湖南省益阳市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程度分区图)。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

  (1)安化县奎溪镇—大福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1)

  该区在益阳西部安化县境内,包括安化县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古楼乡南、北、西部、平口镇南部、南金乡西部、马路镇、柘溪镇中北部、东坪镇中部、田庄乡中部、龙塘乡南部、江南镇大部分地区、小淹镇、冷市镇南、东部、滔溪镇北、西部、羊角塘镇中南部、梅城镇中南部、乐安镇东部、高明乡南部、仙溪镇中部、长塘镇大部分地区、大福镇东部的区域内。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斜坡变形发育。

  (2)安化县梅城镇—清塘铺镇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2)

  本区包括安化县梅城镇东南部以及清塘铺镇全区。区内岩溶塌陷、地裂缝发育。

  (3)桃江县桃花江镇—松木塘镇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3)

  本区包括桃江县灰山港镇北部、颅鹚渡镇东部、松木塘镇大部分地区、牛田镇、高桥乡东北部、桃花江镇中西部、沾溪乡东北部、浮邱山乡、石牛江镇大部分地区的区域内。区内滑坡、崩塌灾害发育。

  (4)桃江县灰山港镇、赫山区泥江口镇、岳家桥镇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4)

  本区包括桃江县灰山港镇东南部,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西南部及岳家桥镇西部区域。区内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Ⅱ)

  (1)武潭镇~修山镇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Ⅱ1)

  本区分布在桃江县境内,包括武潭镇东北部、鲊埠回族乡、三堂街镇、沾溪乡北西部、大栗港镇北部、修山镇大部分地区、桃花江镇北中部区域。区内滑坡、崩塌灾害发育。

  (2)长塘镇~高明乡滑坡、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Ⅱ2)

  本区分布在安化县境内,包括长塘镇南中部、仙溪镇东部、梅城镇东偏北部、清塘铺镇北部、大福镇西部、高明乡北部区域。区内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

  (3)赫山区谢林港镇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中易发区(Ⅱ3)

  本区分布在赫山区内益阳城区南部,赫山区谢林港镇中北部。区内人为采矿诱发采空塌陷灾害发育。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1)古楼乡~江南镇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1)

  本区分布在安化县境内南西部区域,江南镇中东部、田庄乡的南、北部、东坪镇中偏南部、南金乡中北及东部、古楼乡中、南、东部、平口镇北部的区域内。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发育低。

  (2)东坪镇~羊角塘镇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2)

  本区分布在安化县境内北西部与桃源县交界区域,包括东坪镇的东北部、龙塘乡北部、冷市镇西北部、羊角塘镇北部的区域内。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低。

  (3)滔溪镇~乐安镇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3)

  本区分布在安化县境内南部,包括滔溪镇南东部、长塘镇西南部、仙溪镇北、南部、梅城镇西北部、乐安镇西部的区域内。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低。

  (4)马迹塘镇~松木塘镇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4)

  本区分布在马迹塘镇东偏北、大栗港镇中南部、鸬鹚渡镇中部、沾溪乡中南部、高桥乡西南部、松木塘镇中北偏东部、牛田镇西北部小面积的区域内,区内地质灾害发育低。

  (5)桃江县修山镇~资阳区新桥河镇西部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5)

  本区分布在桃江县修山镇东北部、桃花江镇中北部;资阳区新桥河镇西部的区域内,区内地质灾害发育低。

  (6)桃江县桃花江镇东部~赫山区衡龙桥镇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6)

  本区分布在资阳区、赫山区大部分地区和桃江县桃花江镇、石牛江镇东部,灰山港镇北部小部分区域,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低。

  (7)资阳区新桥河镇东部~南县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7)

  本区分布在资阳区、赫山区东北角、大通湖区、沅江市、南县境内。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低易发。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活动时,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做好建设用地评估工作。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根据本市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灾害类型、易发区特征,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冶区,一般防治区(详见《湖南省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本《规划》只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规划,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应纳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中;湖区泥沙淤积、土壤潜育化和堤坝变形(塌岸、管涌、大堤渗漏)、地面沉陷等灾害应纳入水利部门洪涝灾害防治规划中。

  1、重点防治区(A)

  主要包括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的大部分地区,按区域划分为以下防治亚区:

  (1)安化县奎溪镇—龙塘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亚区(A1)

  该亚区分布在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马路镇、柘溪镇、古楼乡西部、南金乡西南部、平口镇、东坪镇、江南镇北部、龙塘乡南部,面积1737.34km2。重点防治灾种为滑坡、崩塌、泥石流,重点防治点柘溪镇春风村滑坡等,江南镇麻溪村麻溪口1802公路旁崩塌等,马路镇金星村刘家组金家冲泥石流等(详见附表5、附表6),重点保护乡镇居民、厂矿企业、湘黔铁路、公路、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柘溪水库风景区、马路风景区、红岩风景区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2)安化县仙溪镇-高明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亚区(A2)

  该亚区分布在安化县仙溪镇南部、梅城镇中南东部、乐安镇东部、清塘铺镇、高明乡南部,大福镇东南部区域,面积1150.41km2。重点防治灾种为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重点防治点安化清塘铺镇廖家坪村10组天车仑滑坡等,梅城镇陈公村4组灯盏排采空塌陷等,清塘铺镇久泽村莲花组当风坪地裂缝等,重点保护安化县重镇梅城镇、清塘铺镇居民、厂矿企业、公路(207国道)、文化遗产、重要风景区(沂溪、思游、梅城)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3)桃江县武潭镇—高桥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亚区(A3)

  该亚区分布在桃江县武潭镇东北部、鲊埠回族乡、大栗港北部、三堂街镇、沾溪乡西北部、修山镇东北部及南部、浮邱山乡南部、桃花江镇中西部、鸬鹚渡镇北东部、石牛江镇、高桥乡东北部、牛田镇北部区域,面积780.05km2。重点防治灾种为滑坡,重点防治点三堂街镇舞风山村舞凤山斜坡变形(滑坡隐患)等,高桥乡新河村丰产湾组大水田滑坡等,重点保护该区域县、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路、石长铁路段、重要基础设施、重要经济区、重要风景区(武潭、美人窝)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桃江县牛田镇—灰山港镇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亚区(A4)

  该亚区分布在桃江县灰山港镇、牛田镇中南部、松木塘镇南东部、赫山区泥江口镇西南部、岳家桥镇中西南部的区域,面积464.01km2。重点防治灾种为滑坡、崩塌、地面岩溶塌陷。重点防治点灰山港镇汪家冲村贺马仑组滑坡、灰山港镇天子坡村~司马冲村地面岩溶塌陷、赫山区岳家桥镇岩溶塌陷等。重点保护该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工矿企业、公路、铁路、水库、重要基础设施、桃花江风景区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5)益阳城区—赫山区谢林港镇中北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亚区(A5)

  该亚区分布在益阳城区、赫山区谢林港镇区域内,面积28.66km2。重点防治灾种地面岩溶塌陷。重点防治点赫山区谢林港镇石桥村枫树山金矿岩溶塌陷等,重点保护该区域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重要基础设施、重要经济区、重要加工企业、北峰山森林公园、周立波故居的安全。

  2、次重点防治区(B)

  (1)安化县田庄乡中部-滔溪镇西南部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亚区(B1)

  该亚区分布在田庄乡中部、江南镇中东部、小淹镇南部、滔溪镇西南部区域内,面积187.42km2。重点防治灾种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点滔溪乡百麓村3组李孔浩屋后滑坡、江南镇长溪村长溪、碧溪、龙溪泥石流等。重点保护该区域公路、乡(镇)政府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当地居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安化县羊角塘镇中东部-滔溪镇西北部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亚区(B2)

  该亚区分布在羊角塘镇中东南部、冷市镇的东部、小淹镇东北部、长塘镇西北部、滔溪镇西北部、桃江县马迹塘镇西部、武潭镇西南部的区域内,面积394.00km2。重点防治灾种滑坡,重点防治点安化县小淹镇欣欣村猪羊溪李学保滑坡等。重点保护该区域公路安全畅通、乡(镇)政府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基础设施、及当地居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陶澍陵园)。

  (3)安化县长塘镇东北部—松木塘镇西北部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亚区(B3)

  该亚区分布在长塘镇东北部、马迹塘镇南部、鸬鹚渡镇西南部、大福镇东北部、松木塘西北部的区域内,面积331.59km2。重点防治灾种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点桃江县鸬鹚渡镇蒋家湾村棕石抗组滑坡等、桃江县马迹塘镇丫头峰村庙咀冲泥石流等。重点保护该区域公路安全畅通、乡(镇)政府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基础设施、沂溪风景区及当地居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3、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C)

  (1)安化县、桃江县重点及次重点防治区之外一般防治亚区(C1)

  该区分布在安化县、桃江县重点及次重点防治区外的其它区域,面积1924.61km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是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桃花江镇东部—南县地质灾害一般防治亚区(C2)

  该区分布在桃江县桃花江镇东部、修山镇东部,资阳区、赫山区大部分地区,大通湖区,沅江市,南县,面积5327.07km2,主要防治洪涝灾害诱发的防洪堤塌岸、管涌、大堤渗漏、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区居民生命财产及粮食作物安全。

  

  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

  1、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

  2008-2011年规划完成如下基础调查工作:

  (1)2008-2009年完成赫山区、资阳区、大通湖区、南县、沅江市五个县(市、区)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2010年完成1:5万益阳市辖区病险尾砂库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3)2010年完成1:5万益阳市辖区大中小学学校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4)2010年完成1:5万益阳市辖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5)2010年完成益阳市辖区2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6)2011年完成益阳市辖区公路S311百花坳至高明等16条公路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7)2011年完成湘黔铁路安化段、长石铁路益阳段沿线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示范区、示范点建设

  (1)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

  选择灰山港岩溶塌陷区作为防治示范区,清塘铺镇久泽村采空塌陷及地裂缝防治示范区。

  (2)示范点

  选择桃江县灰山港镇江石桥村1-4组滑坡群、沾溪乡集镇旁崩塌、灰山港镇天子坡村—司马冲村岩溶塌陷,安化县清塘铺镇久泽村曾家组地面采空塌陷、久泽村莲花井滑坡、马路镇金星村泥石流、柘溪镇扬沙居委会资江桥头边坡崩塌作为防治示范点(详见专题三与专题四)。

  (3)地质灾害治理技术与治理示范研究

  ①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目前我国对滑坡、崩塌治理,采用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格构锚杆、网喷、护坡、喷木植草、削方卸载、截排水工程等;泥石流治理采用一级到多级拦挡,防护堤(或导流坝)、生物工程等;地面塌陷采用钻孔注浆、井下充填、废渣回填等;地裂缝采用粘土回填压实等。

  ②治理示范研究

  通过对上述示范点的现场踏勘及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上述各点应采取那些治理工程。规划在2008-2012年完成治理工作。通过上述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从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科学实用的地质灾害治理新方法、新技术。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野外试验基地建设

  ①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示范点上建立监测预警预报设施,设专人跟踪点上灾害特征变化情况,及时采集信息,经过专家会商,作出应急处理决策,总结规律,以点带面,推广经验,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率。

  ②在地面塌陷示范点上建立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治工作野外试验基地,通过对矿山开采深度与地面采空塌陷观测分析研究,探讨开采深度、顶板岩性、厚度与塌陷分布规律性;通过对矿山排水与岩溶地面塌陷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查明地面岩溶塌陷相关因素,分布和规律,以便更有效地提出防治措施。

  (5)区域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目前本市气象部门的雨量观测站按县级行政布设,水文部门的雨量观测站按流域布设,不能满足地质灾害监测的需要。首先要加强气象、水文、国土资源、广电、通信等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利用各部门专业优势,有机结合,建立益阳市辖区区域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具体做法为:

  ①充分利用现有雨量观测站点的资源,实现有关观测资料的共享;

  ②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乡(镇)至少布设一套自动雨量观测设备,在人口稠密区、地质环境脆弱区和交通、生产重要区域,如库区、矿区、铁路和公路重点建设区等,增设自动雨量观测点和地质灾害监测点;

  ③建立预报预警模型,编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权重值分区图,赋予天气预报降雨量权重向量与累积降雨量权重向量值。对获取地质灾害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④在媒体设立《地质灾害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栏目,做好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信息)的发布和播发。气象部门要完善公共气象网站,做好气象预报节目,让通俗易懂的警报信息、符号,通过各种现代化通讯手段快速让群众获知,做到预防在先。

  3、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支撑体系

  2012前,整合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力量,通过示范区、示范点的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本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基本建立自然、人为和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地质灾害多变量形成机理模型,建立基于统计规律的重点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体系,建立较为完整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理论判据,推进自动探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航空航天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野外数据现场快速调查的技术方法,实现地质灾害调查流程信息化和规范化。

  2013—2015年,开展集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自动监测和数据远程传输为一体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时决策系统研究。

  4、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体系

  建立以市、县、乡(镇)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干部轮训体系,市、县国土资源局从事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干部,分期分批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乡(镇)的相关人员,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对其进行培训,以提高对地质灾害及防治知识的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时,要对乡镇、村有关人员及群众进行地质灾害现场培训及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各县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在地质灾害中易发以上区域,建立以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群众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工作内容包括:

  1、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市国土资源局要联合同级气象局加强对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和气象部门在汛期联合对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管理。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群测群防体系、气象监测预报网为支撑,建立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产品制作与发布系统,加强预报预警基础理论研究,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实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预防地质灾害提供决策依据。2008-2010年,实现市级与县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对接,全面完善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体系。

  2、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在规划期内建立市、县、乡(镇)三级监测网络体系,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

  规划期内各县(市、区)应进一步完善以县(市、区)地质环境监测站为技术支撑的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有效监测。做到市级建监测中心,县级建监测站,乡镇建监测分站,灾害点所在村委会建监测点,做到乡(镇)有负责人、行政村有具体责任人、每个隐患点有监测人。全市发现4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去掉46处矿山隐患点后,纳入规划367处隐患点中除去实施工程治理21处、搬迁避让21处外,余下3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之中,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完善监测手段、充实监测内容。到2015年,建立较完善的全市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建成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监督管理职能全面到位,实现地质灾害监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1)应急预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拟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要定期修订,确保其符合实际需要。

  (2)应急指挥机构建立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七条:“发生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时,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发生其他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3)抢险救援人员组织

  建设一支机敏、灵活、富有战斗力的抢险救援队伍是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的关键。各县(市、区)均应作好地质灾害防治抢险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抢险救援人员主要由青年民兵组成,包括公安、消防、武警和医疗等方面的兼职人员。

  (4)应急设备与物资准备

  规划期内,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的需要,县人民政府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008-2010年完成应急反应系统建设工作。

  4、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和气象部门可以共享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实现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管理、预测、预报的信息化,促进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根据《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年),到2011年,完成市级和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网建设,基本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数字化,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信息。

  到2012-2015年,以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为基础,构建省级-市级国土资源与建设、水利、铁路、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实现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远程可视化会商,形成一整套地质灾害信息化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工作机制。

  2015年以后,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结合气象、水文、地震、人为活动等相关因素,建成多专业领域、多信息处理技术的信息系统,满足社会对地质灾害信息的需求。

  (三)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1、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经勘查、可研论证后认为必需进行工程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其中优先对严重危害机关、学校、医院等国家公益性机构和组织及城镇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查与治理,同时有计划地对严重危害城镇居民集中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期分批实施治理。

  纳入全市工程治理规划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21处,其中近期(2007-2010年)工程治理点14处,远期(2011-2015年)工程治理点7处,可保护5852人,避免损失6610万元(详见表4-1、4-2、附表集中附表5)。

  近期安排治理的地质灾害一览表        表4—1

  序号

  行政区

  合计

  滑坡(处)

  崩塌(处)

  泥石流(处)

  地面岩溶

  塌陷(处)

  斜坡变形(处)

  保护人员(人)

  涉及

  财产

  (万元)

  1

  安化县

  10

  5

  4

  1

  3976

  3310

  2

  桃江县

  4

  1

  2

  1

  549

  400

  3

  赫山区

  合计

  14

  6

  6

  1

  1

  4525

  3710

  远期安排治理的地质灾害一览表        表4—2

  序号

  行政区

  合计

  滑坡(处)

  崩塌(处)

  泥石流(处)

  地面塌陷(处)

  斜坡变形(处)

  保护人员(人)

  涉及

  财产

  (万元)

  1

  安化县

  6

  6

  1287

  2850

  2

  桃江县

  1

  1

  40

  50

  3

  赫山区

  合计

  7

  7

  1327

  2900

  工程治理点在规划实施中应根据各县(市、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适时进行调整。

  2、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

  居住在大面积滑坡隐患体上的零散住户和矿山采空塌陷区上的住户、其房屋已遭到严重破坏而无法居住的,或房屋已出现破坏迹象,采取补救措施仍不能抑制其破坏的,工程治理难度大,且不能保证安全,对这些居民住户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2008-2015年,对21处受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分散居民实施搬迁避让工程,其中近期(2008-2010年)工程治理点8处,远期(2011-2015年)13处,搬迁人口2692人(未含规划编制后新增需实施搬迁避让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避免损失7176万元(详见表4-3、4-4、附表集中附表6)。

  

  近期安排搬迁避让情况一览表         表4—3

  序号

  行政区

  合计

  滑坡(处)

  崩塌(处)

  泥石流(处)

  地面塌陷岩溶(处)

  地裂缝(处)

  斜坡变形(处)

  搬迁

  人员(人)

  涉及

  财产

  (万元)

  1

  安化县

  6

  5

  1

  229

  576

  2

  桃江县

  3

  赫山区

  2

  2

  928

  5500

  合计

  8

  5

  3

  1157

  6076

  远期安排搬迁避让情况一览表         表4—4

  序号

  行政区

  合计

  滑坡(处)

  崩塌(处)

  泥石流(处)

  地面采空塌陷(处)

  地裂缝(处)

  斜坡变形(处)

  搬迁人员(人)

  涉及

  财产

  (万元)

  1

  安化县

  8

  1

  1

  2

  4

  607

  782

  2

  桃江县

  4

  3

  1

  228

  305

  3

  赫山区

  1

  1

  700

  318

  合计

  13

  4

  1

  3

  4

  1

  1535

  1100

  

  3、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

  地质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每年汛期进行应急治理工程要根据当年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点的选择是由各县(市、区)上报市国土资源局,由市局组织专家论证后确定是否纳入应急治理预案中,再制定本年度应急治理工程实施计划。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法制建设措施

  贯彻落实国家现有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健全完善已有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规章制度,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生产建设活动管理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奖惩制度。

  (二)行政管理措施

  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湖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2002年1月审议通过的《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顺利实施。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年度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针对本市矿产开发中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严格按

  照《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执行。依法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力度,严格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新建矿山准入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

  (三)资金保证措施

  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负总责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应针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列入,并把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各级政府在确定年度支出预算时,应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援助,努力争取省级和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

  根据“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引发地质灾害者和地质灾害治理受益者,要承担治理责任和治理费用。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治理,治理费用在相应各级政府列入地质灾害专项经费中支出,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治理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四)科学技术措施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充分发挥本市科研单位与院校的科技优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能力和地质灾害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水平,利用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3S技术,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快速处理水平,建立灾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积极推广、应用地质灾害防治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可针对本市地面岩溶塌陷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为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五)其它措施

  坚持不懈地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编制重要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

  

  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经费和效益评估

  (一)防治经费估算

  本次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367个隐患点,其中实施治理工程点21个,搬迁避让工程点21个,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点325个,其中专业监测点126个,群测群防点199个。

  1、工程治理经费:治理工程费用2860万元(近期治理费1320万元、远期治理费1540万元),搬迁避让费用1690万元(近期搬迁避让费550万元、远期搬迁避让费1140万元)。

  2、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26个,专业监测点经费估算108万元(近期83万元、远期25万元),监测点日常维护经费25万元/年,2008-2015年共计200万元(见附表8)。

  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199个,监测经费估算47万元(近期27万元、远期20万元),监测点日常维护经费4万元/年,2008-2015年共计32万元。

  4、2009—2015年每年安排50万元的应急治理经费,7年总计350万元。

  5、2009—2015年每年安排30万元地质灾害科研经费,7年总计210万元。

  6、2007年—2011年地质灾害基础调查经费估算410.00万元(近期330万元、远期90万元)。

  7、2009—2010年地质灾害信息网建设每年安排50万元,2年100万元。

  8、2011年地质灾害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100万元。

  经估算,完成以上防治项目需要资金6525.00万元(详见表6-1、表6-2),该费用视今后市场价格涨落情况适当增减。

  益阳市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费用估算表     表6-1

  项   目

  计算公式或基数

  费率标准(%)

  金 额(万元)

  群测群防

  79.00

  专业监测

  308.00

  搬迁避让

  1690.00

  工程

  治理

  工程治理施工费用

  2860.00

  其他费用

  2860

  16%

  458.00

  合   计

  5355.00

  益阳市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其他费用估算表       表6-2

  项 目

  计算时间(年)

  年标准(万元)

  金额(万元)

  应急治理费用

  7

  50

  350.00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经费

  3

  410.00

  地质灾害信息网建设经费

  2

  50

  100.00

  地质灾害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经费

  1

  100

  100.00

  地质灾害科研经费

  7

  30

  210.00

  合   计

  1170.00

  近期防治地质灾害经费一览表(2007-2010年)     表6-3

  序号

  项目

  经费估算

  (万元)

  经费来源

  政府出资

  责任人出资

  其 它

  1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经费

  2278

  1139

  570

  569

  2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

  380

  191

  96

  95

  3

  地质灾害应急治理

  100

  50

  25

  25

  4

  地质灾害信息网建设项目

  100

  50

  25

  25

  合计

  2858

  1429

  715

  715

  所占比例

  100%

  50%

  25%

  25%

  远期防治地质灾害经费一览表(2010-2015年)    表6-4

  序号

  项目

  经费估算

  (万元)

  经费来源

  政府出资

  责任人出资

  其它

  1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经费

  3077

  1539

  769

  769

  2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

  240

  120

  60

  60

  3

  地质灾害应急治理

  250

  124

  63

  63

  4

  地质灾害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

  100

  50

  25

  25

  合计

  3667

  1833

  917

  917

  所占比例

  100%

  50%

  25%

  25%

  (二)经费筹措及来源

  1、经费筹措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依据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分级、分部门管理原则,制定规划实施经费筹措方案。

  ①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基础调查等经费,在划分事权和财权基础上,分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②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负责;

  ③危及铁路、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矿山和企业等安全的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由其主管部门或受危及的单位负责;

  ④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应与新农村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基本农田示范等工程相结合,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筹措资金;

  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与城市防汛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新农村建设、易发区内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筹措资金。

  2、经费来源

  ①为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年度计划和预算,以确保防治工作的需要。

  ②资金来源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异地搬迁、土地整理、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出部分资金作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基金。

  ③要认真做好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湖南省的地质灾害专项资金补助。

  ④建立贯彻“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对开展防治工作后能受益的部门、单位、个人也要出资,做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出资,以确保防治资金的及时到位。

  (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效益评估

  1、社会效益

  益阳市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集中、频率高、灾情重、防治难度大。一些城镇、机关、学校、重要工程设施和村庄遭受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可有效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受地质灾害威胁区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强烈要求,从而达到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的目的。

  建立专业化监测网和群测群防网络预警体系,使全社会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可大大减少灾害损失。尤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使预警目标区的群众及时做好灾前应急的临灾防范,避免群死群伤,维护稳定,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2、经济效益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实施重点防治工程投资经费2860万元,可避免6410万元财产损失,6734人员伤亡,保护农田1500亩,房屋4560间,投资效益比为1:2;

  实施搬迁避让工程投资经费1690万元,可避免7176万元财产损失,2642人员伤亡,保护农田100亩,房屋1896间,投资效益比为1:4;

  实施专业监测工程投资经费308万元,可避免24982万元财产损失,18482人员伤亡,保护房屋16300间,投资效益比为1:81;

  实施群测群防工程投资经费79万元,可避免5900万元财产损失,3747人员伤亡,保护房屋2900间,投资效益比为1:75;

  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可有效防止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全市范围内44949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5.5亿元财产避免损失,数千亩农田得到恢复,使农田、村庄、交通道路免遭破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环境效益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可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危害状况,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系统的基础资料;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保护地质环境,为本区域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人民安居乐业,是建设和谐益阳的基础,环境效益同样非常显著。


  附 则

  (一)本《规划》由《湖南省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文本、附件、附图及附表组成,附件、附图及附表与规划文本具同等效力。

  (二)本《规划》经益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

  (三)本《规划》由益阳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附件、附图、附表:(略)

  一、规划附件

  1、益阳市地质灾害现状与趋势分析及基础调查研究

  2、益阳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重点区区划研究

  3、益阳市地质灾害减灾工程规划研究

  4、益阳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规划研究

  二、规划附图

  1、湖南省益阳市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程度分区图(1:25万)

  2、湖南省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25万)

  三、规划附表

  附表1、益阳市地质灾害调查统计表

  附表2、益阳市地质灾隐患点统计表

  附表2-1、益阳市矿山地质灾隐患点统计表

  附表3、益阳市地质灾害易发区说明表

  附表4、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地区(地段)规划说明表

  附表5、益阳市地质灾害重点治理工程规划表

  附表6、益阳市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规划表

  附表7、益阳市地质灾害调查规划表

  附表8、益阳市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规划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